在近些年來,有不少追隨者和收藏者都開始追捧紫檀。而貴為印度小葉紫檀,非數百年無法成材,正是這種資源的稀缺性讓它變得比黃金還貴。盡管現在已經很不容易找到正宗的小葉紫檀了,然而放眼整個紫檀家具市場,不同種類的“檀木”卻很多見,有些盡管和小葉紫檀是同一科的,但在價格方面卻相差很多。
有一種產自于非洲的、與小葉紫檀是同一科的樹種,其迷惑性非常強。其中,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源自于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盧氏黑黃檀,人們常常稱其為“大葉紫檀”。
在眀朝和清朝的時候,紫檀只為皇室所使用,民間少有,但也能零星地看到。這是由于在清代,特別是在乾隆的時候,全國的通商口岸均是關閉的狀態,僅剩下了廣州的十三行。在那個時候,東南亞進口的一切木材,紫檀也被包括在內,運來我們國家的首站均在廣州,商人會按照紫檀材質的好與壞對其進行分類,將一等品運至北京。盡管大部分的紫檀全部用來進貢了,但是也不排除有部分材質不好的木材留于廣州。所以說,在民間找尋明清時期的紫檀家具只有“撿漏”的運氣;若要收藏當代的紫檀家具,就該謹慎分辨贗品了。
正宗的小葉紫檀,若其直徑為20厘米且是不空的,就已稱得上極品了。由于小葉紫檀的生長速度十分緩慢,經過七八年的時間才會長一圈年輪,而大葉紫檀卻具有快得多的生長速度。因此,大葉紫檀的價格僅僅是小葉紫檀價格的四分之一。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