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隨形的業力
一天晚上,月亮光輝,有個父親帶著兒子,出去做賊;父親到人家屋子里去偷東西,叫兒子在外面把風;得手后,趕快拉了兒子就跑。
跑了一段路,兒子忽然驚叫起來:“爸爸 ! 有人追來了 ! ”
“在那里 ? ”父親急問。
“哪 ! 你看 ! ”兒子指著爸爸身后拖著一條長長的影子說。
這個小朋友很天真,他說的話,恰與佛法符合。原來我們一切的行為、動作后,都會留下潛存於心中的一種力量,佛教把它稱為業力。業力留存在心中,緊跟著我們不放,好像我們的影子,跟隨著身體一般。
從我們行為、動作的出發點說,業力計有三類:身業、口業和意業。
從我們行為、動作於人於己的利害關系說,業力分為兩種:善業與惡業。
例如:我們做利人的善行,就是身的善業;身做害人的惡行,就是身的惡業。口說利人的善語,就是口的善業;口說害人的惡語,就是口的惡業。意起利人的善念,就是意的善業;意起害人的惡念,就是意的惡業。
業力,可以決定我們的前途 ! 所以我們的身、口、意,一定要有善的行為、動作,將來才有美好的前途。
如影隨形的業力問題:
1.有個父親著兒子,去做什么?
2.父親和兒子回家時,兒子在路上驚叫起采,是因為什么?
3.父親問兒子來追的人在那里,兒子指著什么給父親看?
4.我們—切的行為、動作后,都會遺留下什么?
5.業力留存在心中,緊跟著我們不放,好像什么?
6.從我們行為、動作的出發點說,業力計有那幾類?
7.從我們行為、動作於人于己的利害關系說,業力分為那幾種?
8.什么是我們身體的善業和惡業?
9.什么是我們口頭的善業和惡業?
10.什么是我們心意的善業和惡業?
11.我們要怎樣做,將來才有美好的前途?
因果報應
從前,印度恒河邊有個青年,聽說佛陀對於人生宇宙的真理,都有很透澈的覺悟,所以跑來拜見,他問道:
“佛陀 ! 人如果做了壞事,向神祈禱,可以得到幸福嗎 ? ”
佛陀反問他道:“如果把大石投到河里,你向神祈禱,它會浮上來嗎 ? ”
“不會的 ! ”青年答。
“所以,人如果造了惡業,即使你向神祈禱,給你幸福,也是決不可能的,因為惡業一定會墮落的。”
佛陀再問他道:“如果把油倒在河里,你向神祈禱,它會沉下去嗎 ? ”
“不會的 ! ”青年答。
“所以,人如果造了善業,即使你向神祈禱,要他墮落,也是決不可能的,因為善業一定會上升的。” 佛陀接著又說:“做好事的上升,得到幸福;做壞事的下墮,受到痛苦;這是一定的因果法則,決不會因為向神祈禱,而可以改變的。”
從佛陀的開示中,我們可以確切了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因果報應的道理,是一點兒也不會差的。我們現在所受的苦樂,是過去行為的后果;假使我們希望將來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就得從現在起,依照佛教的道理,努力去改惡行善,創造新的好生命。
因果報應問題:
1.如果把大石投在河里,向神祈禱,它會浮上來嗎?
2.人如果造了惡業,你向神祈禱給你幸福,有可能嗎?為什么?
3.如果把油倒在河里,向神祈禱,它會沉下去嗎?
4.人如果造了善業,你向神祈祝愿要他墮落,有可能嗎?為什么?
5.佛陀說什么是一定的因果法則?向神祈禱可以改變嗎?
6.從佛陀的開示中,我們可以確切了解到什么道理是不會差的?
7.我們現在所受的苦樂,是怎樣來的?
8.假使我們希望將來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就應該要怎樣去做?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