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是教師天職,香港有些人卻污染三尺杏壇,肆意煽動仇恨,荼毒莘莘學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助理校長戴健暉惡毒詛咒警察子女“死于非命”,香港中學教師賴得鐘在網上叫囂“警察死全家”,有學校體育老師向警察子女灌輸“應該對父親做的事感到惡心”……
種種狂言與教師職業道德倫理相悖,公然違反《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嚴重損傷香港教師群體形象。除了散播仇警言論,煽動及實施針對警察子女的校園欺凌,隨著開學日臨近,持激進立場的教師還鼓動各年齡段學生罷課,將其作為向政府施壓的政治籌碼和犧牲品。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員有近10萬人之多,教師成員涵蓋幼兒園至大學各階段。該組織被香港反對派把持日久,成為鼓吹“反中”“反政府”的幫兇。教協近日發起游行示威,教協副會長葉建源煽動學界“強力表達”政治訴求,教協理事張銳輝更縱容亂港分子煽動學生罷課,稱“他們有表達政見的權利”“老師要讓他們實踐”等,甚至鼓動老師在校內搞沖突。
面對如一張白紙的學生,有些香港教師無視其接受教育的權利,公然踐踏學生利益,非但不保護學生免受極端思潮荼毒、激進行徑影響,引導他們守法治、明是非、行正路,反倒做起最壞的示范,強行向缺乏獨立判斷能力的學生植入其激進政治立場,煽惑學生拋棄學業和前途,甚至揚言罷課不設期限,不排除會將行動升級為“每逢周一罷課”。
他們綁架無辜學生,妄圖挑唆長期大規模罷課,為失去民心而氣數將盡的示威暴亂“續命”,連不知政治為何物的小學生都不放過。主動將混亂和暴力引入校園,實為教師之恥,也讓香港教育蒙羞。
香港教育之病久矣。香港回歸后,中學取消中國歷史作為必修課。2009年起,通識教育進入香港高中必修科目,該課程原本旨在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在全面認識社會的基礎上,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不料別有用心者卻借以輸出偏激政治觀念。
部分持反對派立場的教師參與教材編寫,通過選用偏頗的材料、帶有傾向性的考題角度,抹黑攻擊“一國兩制”,激化香港與內地矛盾,甚至煽動激進違法行為。非法“占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就曾參與其中,將通識課本改造成“占中行動指南”。香港圣士提反書院中學通識課程試卷美化非法“占中”,赤裸裸地渲染警民敵對、向學生灌輸仇警思想,偏激誤導的險惡用意可見一斑。
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些香港幼兒園的教材里,竟包含“反中”的暗黑童話,引導小朋友仇恨中國、擁護英國,傳遞陰暗扭曲的價值觀。2010年,特區政府提出增設國民教育及德育課程為中小學必修課,反對派抹黑國民教育是“政治洗腦”,極力阻撓致其流產。
國民教育的長期缺失、通識課程的政治誤導、教師不負責任的挑唆示范,讓香港青少年深受毒害,一些人受煽惑利用走上街頭甚至濫施暴力,成為亂港分子操弄的棋子和籌碼。香港教育界需要“止暴制亂”,盡早將師德淪喪的害群之馬解除教職,對涉嫌違法者加以懲治。堅決反對“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罷課,守護校園安寧和學生受教育權。
風波之后,更應正視香港教育制度性問題,對通識課程和國民教育糾偏補缺,從機制設置上避免政治黑手伸進校園。打造合格的教師隊伍,從小開始正確培養香港學生的國家觀念,讓愛國愛港教育深入人心。
什么是師德師風?
老師是一片綠葉,樂于默默奉獻,老師是大樹,為世界帶來一片春色,老師是一把鑰匙,能幫我們打開迷惘的心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到底什么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師德師風是教育工作者的靈魂。
對于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辟的論述。
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為人師表。教師都是必須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人。
一位老師也說過: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人民教師,肩負著培養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張的說,一個民族的希望,是通過教師托起的。教師不但教人以知識,使人從無知到文明,教師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學會如何做一個高尚的人。
毛澤東同志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
江澤民同志指出,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才能真正為人師表。
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廣大教師要為人師表,注重師德修養,以高尚的情操教書育人,注重素質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重溫和學習我們黨幾代領導人的講話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教育事業發展,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歷史性戰略任務。師德建設決定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
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對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目標新要求,我們更應該大力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師資保障。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中華民族素有崇尚師德,弘揚師德的優良傳統。師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粹,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
人們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時,經常不約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師的啟蒙和榜樣作用。當前我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不僅需要教師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高尚的師德,并在與時俱進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提高師德水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德師風,為師之本。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突出師德師風建設,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對于推動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者、自我行為規范的踐行者、愛崗愛生愛校的模范者意義重大。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新時代的新要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打造中華民族這支“夢之隊”的筑夢人。師德師風關乎黨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關乎教書育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落實,更關系到教育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師德師風不正勢必會損害教師隊伍的形象和聲譽,給教育事業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務必下大力氣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師德、規范師行,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這是新時代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新時代的新任務。教師肩負著神圣的社會責任,承載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不能僅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要立德樹人,努力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在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上大有作為。只有這樣,才能擔負起立德樹人的時代使命。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智慧的靈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是廣大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堅持“四個統一”: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注重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培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育人者必先育己,身不修則德不立。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教師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任何偏頗,都會影響到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廣大教師應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養,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為人師表,知其所止,堅決杜絕師德失范現象,大力培育高尚師德,樹立良好師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自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愛黨愛國,堅定信念,鍛造師德之魂;涵養人格、砥礪品格,深扎師德之根;專心治學、厚積薄發,筑牢師德之基;恪盡職守、仁而愛人,疏浚師德之源。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水平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在優秀教師的搖籃里,知識與道德伴飛,人格隨道德升華。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是新時代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客觀要求。廣大教師必須牢固樹立“四個自信”,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在“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上旗幟鮮明,立足于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共同打造守正奉獻的師德師風,在以德立身中提升自我修養,在以德施教中潛心育人,為培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