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具有產地意義的識別特征,對和田玉的營銷和鑒賞將是十分有意義的,也有利于和田玉市場的健康發展。
傳統意義上的和田玉是專指產于我國新疆和田地區玉龍喀什河的優質白玉,和田玉的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其次還有少量的其它礦物,當軟玉中的透閃石含量達到95%以上且透閃石中含鐵低而呈白色時,這種白色軟玉才稱為和田白玉。
白玉是高檔玉石,其中猶如煉成的羊脂者,稱為“羊脂玉”,是軟玉最為名貴的品種,這一品種僅見于我國新疆和田地區且已近于枯竭。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其中含閃透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質地純潔細膩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遠高于一般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期都極推崇羊脂白玉。
近40年來,在中國境內沿昆侖山及阿爾金山一帶,西起塔什庫爾干,東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縣、若羌縣。再往東延伸至青海省的格爾木,延綿數千公里,但只有和田玉是白玉中的上品,因此“和田玉”的名稱就成了廣告中的商品一樣,無論產在新疆的何處何地,一律都慣用“和田玉”這一名稱。實際上,在不同產地的和田玉中,新疆和田玉的玉質確實具有其獨到之處。對執著于新疆 和田玉收藏者來說,他們對新疆產的和田玉是情有獨鐘的,購買的初衷必然是沖著和田玉而去的,區分產地對滿足他們的消費心理具有特殊的意義。
理論上說,和田玉的質量是由自身的玉質決定的,與產地并無太大的關系,但在實際交易中并非如此,正如產于緬甸的紅寶石的價格要高于泰國紅寶石一樣。不同產地的和田玉的市場價位上,和田白玉與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有著巨大的差別,即使是新疆玉,也有和田玉、且末玉、于田玉、若羌玉和山料、籽料、山流水之分。而且,俄料的市場價每公斤在10000元以上,青海玉每公斤在10000萬以內,而普通新疆和田白玉的價格每公斤三萬元至五萬元,優質的和田籽玉更是按克論價,每克就需上萬元。因此,玉器交易中對產地的識別也是十分重要的。
2003年新的珠寶玉石國家標準實施以后,來自不同產地的軟玉制品均堂而皇之地以和田玉的名稱進行銷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的混亂。一些內地玉商在河南、揭陽等地采購到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以后,再輾轉千里寄到新疆出具鑒定證書,為冒充新疆和田玉增加砝碼,以達到欺騙消費者的目的;鑒定機構也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在鑒定中只字不提產地問題。如果能夠總結出一些具有產地意義的識別特征,對和田玉的營銷和鑒賞將是十分有意義的,也有利于和田玉市場的健康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注冊